次韻答王義門內翰枉贈一首

吾衰愚智寧尋丈,插足江湖心倔彊。 已將世變付煙雲,空厭人羣逐聲響。 後生學徒誰導之,古有明訓論何讜。 翻恐面牆墮塵垢,如鳥著籠驥受鞅。 要知天機燦宇宙,海底星辰搜一網。 王先聲名在京國,其術旁通道能廣。 排突閶閽預時議,掎摭豪英取嗟賞。 颯然飛蠥蔽天墟,掉頭六州餘甕盎。 幸盟孤抱許降臨,頓使童蒙識嚮往。 百國寶書有涯略,漸還三代非奢想。 君不見鄒魯大師冠峨峨,希臘竺乾應和多。 人治污隆視寤歌,別授要道甘譏訶。 天窮地變必有待,請聽慘惻啼湘娥,世界健者知誰何。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