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寓園經去歲積漲花木盡萎獨海棠數小株盛開感賦
往者淫霖爲禍災,三尺漲潦埋蒿萊。
園居几榻隔濤浪,魚鼈戢戢嬉高臺。
嘉卉瓌木盡爛死,蝕入地底殭根荄。
其間大杏六七樹,花時爛漫赬霞堆。
鶯鵲狂翻賓侶讚,日繞百帀傾金罍。
祗今兀立枝榦秃,生意剝洩纏殷雷。
亦有千竿作叢竹,隕葉漫誕連莓苔。
桑槐梨棗慣滿望,龍蛇之阨隨摧頽。
嫣然春色斷不盡,海棠三兩偏緐開。
垂絲細朶鬬嫵媚,瓔珞珠蕊明瓊瑰。
朽株槎枒若喪我,獨映紅紫籠纖埃。
飛尋蜂蝶無意緒,咫尺光景從驚猜。
世間萬事換窠臼,盛衰榮落誰論哉。
猥抱愚昧測蒼帝,而曰傾覆栽者培。
戕殺肆虐豈有擇,汝偶不死遺牆隈。
長養雨露冒恩澤,玲瓏欄楯遮靈胎。
至人玩物通造化,春際天地還生哀。
魂翻眼倒呼豎子,爲我赤腳移遠梅。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