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雞鳴寺豁蒙樓
巾車拂霜氣,漠漠道旁柳。
曳喘升陂陀,一樓佛龕右。
叢株葉半黃,搖光冷軒牖。
袖底湖如鏡,萍藻呵微垢。
鍾阜茗几前,斑斕對鼎卣。
迤邐遙岫圍,嵐霏鴉背厚。
初親天物浮,玄籟落吾手。
當年抱冰翁,游詠屢矯首。
遐情拓勝蹟,憂樂納杯酒。
世易人民非,魂魄猶戀否。
孤客誰與語,來聽風怒吼。
靈襟蕩碧虛,俯視猩鼯走。
歆竦何肺腸,軻政伏腋肘。
伺隙爭掊之,射影況在後。
聊及日腳垂,人氣養巖藪。
疎鐘穿暝煙,攢眉憑檻久。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夜渡宮亭湖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山亭聽泉有懷節庵去歲同游 》 —— [ 清 ] 陳三立
- 《 崝廬述哀詩五首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五月二十九日子申酒集胡園分韻得德字 》 —— [ 清 ] 陳三立
- 《 庸庵同年賦詩見懷時眼中兵起先發襲擊感而次韻答所寄 》 —— [ 清 ] 陳三立
- 《 首夏移居松樹林新宅 》 —— [ 清 ] 陳三立
- 《 癭公去都過白下攜贈程郎小影屬爲題句詒之老誖作癡遂徇癭公而博豔秋天際真人一笑 其三 》 —— [ 清 ] 陳三立
- 《 三月二十七瞪陪同弢庵閣學師登雞鳴寺楊子勤太守吳康伯觀察亦從游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