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石如同年所藏史忠正負笈硯
晚明召交侵,勢已坼坤軸。
孱王擁羣小,一隅竢顛覆。
史公控江淮,丹赤炳孤纛。
空弮大事去,魂冷梅花麓。
平生學不苟,成仁詎一蹴。
見奇左忠毅,獻藝諸生服。
乃知偉丈夫,講習始蛰伏。
夷險盟石友,遂以垂芳躅。
掠眼一世人,握槧志干祿。
安怪尸方州,棄甲竄豕鹿。
公也信國儔,正氣久私淑。
留遺負笈硯,神血凝幽獨。
想見濡墨地,萬象吐其腹。
藍侯獲摩挲,古色猶照燭。
此物配人豪,應痛興亡速。
移情起頑懦,英靈長在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