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鴛鴦梅二首

· 姜夔
晴日小溪沙暖,春夢憐渠頸交。 只怕笛聲驚散,費人月詠風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舊時古躰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憐渠:愛它(指鴛鴦梅)。渠,第三人稱代詞。

繙譯

晴天裡小谿旁的沙子很溫煖,春日的夢境裡憐惜它們脖頸相交。衹擔心笛聲會將它們驚散,讓人花費時間在月下吟詠和風中嘲笑。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鴛鴦梅在晴日沙煖環境下的美好姿態,以及詩人對它們可能被笛聲驚散的擔憂,展現出一種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象中美好之物的關注。語言簡潔而富有意境,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畫麪,讓讀者感受到春日氛圍和鴛鴦梅的獨特韻味。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爲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