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丁巳元日

· 姜夔
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三茅鐘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閒伴老來身。嬌兒學作人間字,鬱壘神荼寫未真。
拼音

注釋

丁巳元日:宋寧宗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正月初一。時作者在杭州。 柏綠:柏葉酒。《風土記》:「元旦進柏葉酒。」 椒紅:椒盤。《爾雅翼》:「正月一日以盤進椒,號『椒盤』。」 三茅鐘:《咸淳臨安志·卷十三》:「(杭州)寧壽觀在七寶山,本三茅堂。紹興中賜古器玩三種,……其二唐鐘,本唐澄清觀舊物……禁中每聽鐘聲以為寢興食息之節。」 鬱壘(lǜ)神荼(shū):二門神名。傳説善治惡鬼,故舊時民間奉為門神。東漢·王充《論衡·卷二十二·訂鬼》引《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 ,一曰『鬱壘』,主閲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戸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又,南朝梁·宗懍《荆楚歲時記·卷一》引《括地圖》:「桃都山有大桃樹,盤屈三千里,上有金鷄,日照則鳴,下有二神,一名『鬱』,一名『壘』,幷執葦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則殺之。」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爲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