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遊詩十五首

· 姜夔
昔遊衡山上,未曉入幽谷。 欲識所坐輿,橫板掛兩竹。 狀如鞦韆垂,高下不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峯高一峯,峯峯秀林木。 仰看同來客,木末見冠服。 高臺石橋路,尋常雲所宿。 下方雷雨時,此上自晴旭。 紫蓋何突兀,萬里在一目。 餘峯六七十,僅如翠浪矗。 北有懶瓚巖,大石庇樵牧。 下窺半厓花,杯盂琢紅玉。 飛雲身畔遇,攬之不盈掬。 祝融最高絕,紫蓋不足錄。 俯視同仰觀,蒼蒼萬形伏。 惟餘岣嶁峯,南睇半空綠。 髣髴認瀟湘,向嶽流屈曲。 高處驚我魂,翻思宅平陸。 其東有雷穴,靈異謹勿觸。 雲來綿世界,雲去一峯獨。 僧窗或留罅,雲入不可逐。 絕頂橫石樑,仙人有遺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燭。 靈藥不可尋,吁嗟歸太速。
拼音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爲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