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落幽戶,中有忘機客。

出自 柳宗元 的《 巽公院五詠禪堂
發地結菁茅,團團抱虛白。 山花落幽戶,中有忘機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萬籟俱緣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鳥飛無遺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巽公院:指巽公的居所或修行之地。
  • 菁茅:一種茅草,這裏指用菁茅搭建的簡陋住所。
  • 團團:形容茅屋的形狀,圓滾滾的樣子。
  • 虛白:空曠而明亮,指心靈或境界的空靈狀態。
  • 忘機客:指超脫世俗,忘卻機巧心機的人。
  • 涉有:涉及有形之物。
  • 照空:洞察空無之境。
  • 萬籟:指自然界中各種聲音。
  • 窅然:深遠的樣子。
  • 心境:內心的境界或狀態。
  • 洞如:清晰透明,無所遮蔽。

翻譯

在土地上搭建起用菁茅覆蓋的小屋,它圓滾滾地圍繞着一片空曠明亮的空間。山間的花朵輕輕落在幽靜的門戶前,這裏住着一位忘卻世俗機巧的客人。他涉及有形之物並非爲了佔有,洞察空無之境也不需要分析。自然界中各種聲音都是因緣而生,深遠而喧鬧中又顯得寂靜。他的心境清晰透明,如同鳥兒飛翔後不留痕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士在自然中的簡樸生活和超然心境。通過「菁茅」、「虛白」、「忘機客」等意象,詩人傳達了一種遠離塵囂、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詩中的「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表達了隱士對物質世界的超然態度和對精神境界的深刻洞察。最後兩句「萬籟俱緣生,窅然喧中寂」和「心境本洞如,鳥飛無遺蹟」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和比喻手法,展現了隱士內心的寧靜與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柳宗元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縣)人,著名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