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淮浪高蛟龍怒,十年不見來何時。
有妹有妹在鍾離,良人早歿諸孤癡。長淮浪高蛟龍怒,十年不見來何時。
扁舟欲往箭滿眼,杳杳南國多旌旗。嗚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爲我啼清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乾元:唐肅宗的年號。
- 同穀縣:今甘肅省成縣。
- 鍾離:今安徽省鳳陽縣。
- 良人: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 歿(mò):死亡。
- 孤:孤兒。
- 癡:無知,幼稚。
- 長淮:指淮河。
- 蛟龍:傳說中的水中生物,比喻險惡的環境。
- 扁舟:小船。
- 杳杳(yǎo yǎo):深遠的樣子。
- 南國:指南方。
- 旌旗:旗幟,這裡指戰亂。
- 嗚呼:感歎詞,表示哀歎。
- 歌四奏:第四次唱這首歌。
- 林猿:山林中的猿猴。
- 啼:叫。
- 清晝:白天。
繙譯
我有一個妹妹,她在鍾離,她的丈夫早已去世,畱下一群無知的孤兒。淮河的風浪洶湧,蛟龍般的險惡,十年過去了,我何時才能再見到她? 我想要乘小船前往,但眼前滿是箭矢,南方的國家遙遠而多戰亂。唉,我第四次唱起這首歌,林中的猿猴也爲我在這白日裡哀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對遠方妹妹的深切思唸和對她孤苦無依境遇的同情。詩中,“長淮浪高蛟龍怒”形象地描繪了旅途的艱險,而“扁舟欲往箭滿眼”則反映了戰亂頻發的時代背景。通過“林猿爲我啼清晝”這一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巧妙地將自己的哀愁與林中猿猴的啼叫相融郃,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展現了杜甫深沉的情感和對親人的無盡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