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

出自 李世民 的《 望終南山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 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 疊鬆朝若夜,復岫闕疑全。 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巒:重重疊疊的山峯。
  • :向下看。
  • 渭水:古代中國的重要河流,流經陝西關中平原。
  • 碧嶂:青翠的山嶂。
  • :直插。
  • 遙天:遠處的天空。
  • 出紅扶嶺日:太陽從紅豔的山嶺間升起。
  • 入翠貯巖煙:山間的煙霧彷彿把翠綠的山谷裝滿了。
  • 疊鬆:一層層疊在一起的松樹。
  • 朝若夜:早晨的景象如同夜晚,形容山色之深。
  • 復岫:連綿起伏的山巒。
  • 闕疑全:部分山巒被遮擋,像是不完整的樣子。
  • :心神寧靜。
  • 千慮:各種憂慮。
  • 九仙:傳說中的仙人。

翻譯

層層疊疊的山巒俯瞰着渭河的流水,青翠的山嶂直插入那遙遠的天際。 紅日從山嶺間升起,染紅了天空,山間的煙霧似乎將綠色的山谷填滿。 清晨的松樹林像夜晚一般幽深,連綿的山巒有時彷彿隱藏了完整的景色。 面對這樣的美景,我心中所有的憂慮都消散,無需再去尋找那些傳說中的仙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皇帝李世民眼中的終南山壯麗景象,通過"重巒"、"碧嶂"等詞語,展現出山勢的雄渾與蒼翠。"出紅扶嶺日"和"入翠貯巖煙"則運用對比和擬人手法,生動地描繪了日出時分的熱烈與山間靜謐的對比。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內心的寧靜,同時也寓含了淡泊名利、超脫世俗的哲學思想。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高遠的胸懷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高祖武德元年,爲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後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爲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爲太上皇。銳意圖治,善於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爲“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諡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