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資設險,名都拒江隩。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陸。
林澤窅芊綿,山川鬱重複。
王公資設險,名都拒江隩。
方城次北門,溟海窮南服。
長策挫吳豕,雄圖競周鹿。
萬乘重沮漳,九鼎輕伊谷。
大蒐雲夢掩,壯觀章華築。
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見鄰交斷,仍睹賢臣逐。
南風忽不競,西師日侵蹙。
運圯屬馳驅,時屯恣敲樸。
莫救夷陵火,無復秦庭哭。
鄢郢遂丘墟,風塵俄慘黷。
狐兔時遊踐,霜露日沾沐。
釣渚故池平,神臺層宇覆。
陣雲埋夏首,窮陰慘荒谷。
悵矣舟壑遷,悲哉年祀倏。
雖異三春望,終傷千里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郢城: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荊州一帶。
- 墉:城牆。
- 瞰:遠望。
- 窅芊綿:形容林木茂密,湖澤深遠。
- 鬱重複:山巒重疊,景色壯麗。
- 王公:指楚王。
- 資設險:憑藉地理優勢設置防禦。
- 江隩:江河彎曲處,指長江沿岸地區。
- 方城:楚國北邊的城牆,即今湖北襄陽附近的城牆。
- 溟海:大海,此處比喻極遠的地方。
- 吳豕:吳國的敵人,借指敵軍。
- 周鹿:比喻爭奪天下的霸主。
- 萬乘:大國,古代一車四馬爲一乘。
- 沮漳:河流名,流經今湖北地區。
- 九鼎:古代象徵國家政權的重要器物,此處指楚國的政權。
- 伊谷:可能是指伊水流域,位於河南。
- 大蒐: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或閱兵。
- 雲夢:古代湖泊名,位於今湖北和湖南。
- 壯觀章華築:形容章華宮的宏偉壯觀,章華宮是楚國的宮殿。
- 遽見:突然看到。
- 鄰交斷:友邦關係破裂。
- 賢臣逐:指賢能的大臣被排擠。
- 南風:古代以南風喻楚國,此處指楚國勢力衰落。
- 西師:指北方的入侵者。
- 遽(jù):突然。
- 夷陵火:指楚國在夷陵(今湖北宜昌)的戰事失利。
- 秦庭哭:秦朝滅亡後,楚人痛哭失地,此處指楚國的衰敗。
- 鄢郢:與郢城同義,指楚國都城。
- 丘墟:廢墟。
- 風塵俄慘黷:形容戰亂後的淒涼景象。
- 狐兔:比喻亂世中的盜賊。
- 釣渚:釣魚的地方,可能是楚國的遺蹟。
- 神臺:可能指祭祀神靈的建築。
- 窮陰:寒冬。
- 倏(shū):迅速,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翻譯
旅居者心中充滿哀傷,登上古城牆遠眺平原。林木蒼翠連綿,山川起伏壯麗。楚王曾利用險峻地勢,建都於江邊,抗拒外敵。方城靠近北門,郢城南至大海之邊。昔日長策擊敗了吳國,雄圖爭霸如同追逐鹿羣。大國威權曾重如漳水,九鼎象徵的權力也輕視過伊谷。大規模的閱兵在雲夢湖畔舉行,壯麗的章華宮矗立。世間興衰無常,吉凶相依。忽然間,盟友關係破裂,賢良臣子遭貶逐。楚國南風不再強勁,北方軍隊步步緊逼。命運多舛,時局動盪,無法挽回夷陵的戰火,也不再有秦朝覆滅時的悲泣。鄢郢已成爲廢墟,戰亂的塵埃瀰漫。野獸出沒,霜露滋潤着每一寸土地。昔日的池塘已成平地,神臺的高閣被歲月淹沒。夏日的雲霧被戰火燒盡,寒冬籠罩荒谷。遺憾的是,船隻遷移,時光匆匆流逝。雖然不同於春天的美景,但千里之外的景色依舊讓人心痛。
賞析
這首詩以懷古爲主題,通過描繪郢城的自然風光和歷史變遷,展現了楚國從輝煌到衰落的過程。詩人運用豐富的意象,如林澤、山川、雲夢、章華宮等,勾勒出昔日楚國的強大和繁榮。同時,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回顧,如擊敗吳國、賢臣被逐等,寓言了國家興亡和個人命運的沉浮。詩中充滿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念和對當下衰敗的感嘆,表達了詩人對歷史滄桑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