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
湖上微風入檻涼,翻翻蔆荇滿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
蘆葉有聲疑霧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飄然篷艇東歸客,盡日相看憶楚鄉。
拼音
注釋
南湖:即今浙江紹興的鑑湖。
檻(jiàn):欄杆,此處似指湖邊臺榭上的欄杆,亦泛指臺榭。按:劉學鍇先生據末句“篷艇”二字斷言此“檻”指上下四方加板的船。“檻”字确實有指船之意,但所指多爲大型船只,又與“篷艇”不符。不過,對此字的理解幷不影響全篇,讀者可自辨之。
蔆荇(xìng):二者結爲可食用的水生植物。
飛夕陽:即“夕陽飛”的倒裝,意謂在夕陽下飛。
霧雨:蒙蒙細雨。
瀟湘:今湖南湘江與瀟水的幷稱。
篷艇:即篷船。
楚鄉:指飛卿在吳地(吳被楚滅,故又稱楚地)太湖附近的舊鄉。
序
《南湖》是唐朝時期的一首七言律詩,作者是温庭筠。
“野船”的“野”字用得好,像是刻意凝練過纔下筆的,其中透著一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意蘊,而飛卿之所以客居他鄉,不正是被俗事所擾麽?飛卿筆下多次出現類似這般適於隱逸的景物,可見他對野趣是頗有眷戀的。“疑霧雨”的“疑”字用得亦傳神,蒙蒙如霧靄之雨仍嫌太大,故用“疑”字更進一步的將雨“細”化,細到衹能聞聲,不能辨形的程度。古代文學中,常有將動詞用作形容詞的,然而若使讀者可以明顯感覺到詞性的轉變,則雕鑿之迹顯矣,實非上品。而觀飛卿此“疑”字的用法,詞性未變,但卻有形容詞之效,極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