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吾禦宿自逶迤,紫閣峰隂入渼陂。

出自 杜甫 的《 秋興八首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峯陰入渼陂。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皇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綵筆昔遊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崑吾:山名,傳說中産赤銅的山。
  • 禦宿:地名,在長安附近。
  • 逶迤:曲折緜延的樣子。
  • 紫閣峰:山峰名,在陝西省。
  • :山的北麪。
  • 渼陂:湖名,在陝西省。
  • 香稻:一種優質的稻米。
  • 啄馀:啄食賸餘。
  • 鸚鵡粒:指鸚鵡啄食的稻米。
  • 碧梧:青翠的梧桐樹。
  • 棲老:長期棲息。
  • 鳳皇枝:鳳凰棲息的樹枝。
  • 佳人:美麗的女子。
  • 拾翠:採摘花草。
  • 春相問:春天相互問候。
  • 仙侶:神仙般的伴侶。
  • 同舟:同乘一條船。
  • 晚更移:晚上繼續前行。
  • 綵筆:五彩的筆,指文採。
  • 昔遊:過去的遊歷。
  • 乾氣象:影響氣象,指文採影響深遠。
  • 白頭:白發,指年老。
  • 吟望:吟詠和覜望。
  • 苦低垂:痛苦地低下頭。

繙譯

崑吾山和禦宿地曲折緜延,紫閣峰的北麪映入渼陂湖。 香稻被鸚鵡啄食後還賸許多,碧梧桐樹上鳳凰長期棲息。 美麗的女子在春天採摘花草相互問候,神仙般的伴侶同乘一條船,晚上繼續前行。 過去遊歷時,我的文採影響深遠,如今白發蒼蒼,吟詠和覜望時痛苦地低下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杜甫對過去遊歷的廻憶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通過崑吾、禦宿、紫閣峰等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壯麗的自然風光。同時,通過香稻、鸚鵡、碧梧、鳳凰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