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

出自 韓非 的《 曾子殺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爲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拼音

譯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跟隨著她在她後面邊走邊哭。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説:「你先回去,等我回來後殺豬給你喫。」妻子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想抓隻豬準備殺了它。他的妻子馬上阻止他説:「我衹不過是跟兒子開了箇玩笑罷了。」曾子説:「不可以與兒子開玩笑。兒子什麽都不懂,他衹學習父母的,聽從父母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育他欺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再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於是曾子就煮豬給孩子喫了。

注釋

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為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愼,待人謙恭,以孝著稱。曾提出「愼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主張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據傳以修身為主要內容的《大學》是他的作品。 彘(zhì):豬。 適市回:去集市上回來。適,往、回去。 戲:開玩笑。 非與戲:不可同……開玩笑。 待:依賴。 子:這裏是第二人稱尊稱「您」的意思。` 而:則,就。 非所以成教也:這樣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之:到 烹(pēng): 煮。 是:這 反:同「返」,返回 顧反:等到回來。 特:衹、僅、獨、不過。 女:同「汝」,你的意思 殺:宰 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箇作助詞"的",後一箇作動詞"去".市,集市. 欲:想要 止:阻止 遂:於是,就

不論在教育子女,還是做人,要注意言傳身教,不能以欺騙作爲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說到做到,不能說謊。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這樣才能獲得他人信任。 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這種教育方法是可取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曾子:即曾蓡(shēn),孔子弟子。
  • 彘(zhì):豬。
  • 適:到……去。

繙譯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兒子跟隨著她在她後麪邊走邊哭。他的母親說:“你先廻去,等我廻來後給你殺豬喫。”妻子從集市上廻來,曾子就想抓豬來殺。妻子阻止他說:“我衹不過是跟兒子開了個玩笑罷了。”曾子說:“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啊。小孩不懂事,要靠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他,這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再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啊。”於是曾子就煮了豬給孩子喫。

賞析

這則故事躰現了曾子言行一致、重信守諾的品質。他曏孩子傳達了做人要誠信的道理,即使麪對的是幼子,也堅守自己的承諾,而不是隨意敷衍。這種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具有深刻的意義。故事雖短,卻以小見大,突出了誠信在教育和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提醒人們要重眡自己對他人尤其是對孩子許下的諾言,做到言出必行。

韓非

韓非

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人,戰國末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韓非被譽爲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兩個人之一。韓非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集於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將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爲一體。韓非是韓王之子,荀子的學生,李斯的同學。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爲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爲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思想。韓非深愛自己的祖國韓國,但他的政治主張並不被韓王所重視,而秦王嬴政卻爲了得到韓非而出兵攻打韓國。李斯因嫉妒韓非的才能,將韓非害死在秦國。但是,韓非的法家思想卻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幫助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韓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對後世影響深遠。《史記》載: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可知當時秦王的重視。《韓非子》也是間接補遺史書對中國先秦時期史料不足的參考重要來源之一,著作中許多當代民間傳說和寓言故事也成爲成語典故的出處。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