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

出自 楊載 的《 到京師
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 柳梢聽得黃鸝語,此是春來第一聲。
拼音

楊載文名頗大,文章以氣爲主,詩作含蓄,頗有新的意境。本詩描寫初春之景,既表達了作者的苦悶心情,又表達作者因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而充滿希望的心情。 京城雪剛剛消融,薺菜已經衝破凍土,嶄露勃勃生機,這一細節蘊含作者對京師的無限希望;“少”字則描寫了作者寄居在偏僻小巷中的寂靜落寞的環境,這與前面的“生”字形成鮮明對比,也是他愁悶心情的寫照。隨着一聲清脆的鳥叫聲從柳梢枝頭傳來了,打破了寂寞、偏僻小巷的寂靜,彷彿給詩人帶來了人生新的生機。那善解人意的黃鸝令作者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