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浦,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
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折。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嘆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喜淨看、匹練飛光,倒瀉半湖明月。
拼音
譯文
碧綠圓葉多麼雅潔,在淺淺汀洲、遠遠水浦,你亭亭卓立,清超至極。身邊墜幾點花片,猶如美人遺落的釵鈿。你不肯舒展肅爽的心,又能把多少炎熱捲起?有你綠色車蓋的蔭庇,看那雙鴛鴦談得何其親密。不要對洗紗女說這番情景,花風忽地吹斷她的怨歌,我怕她會折碎荷葉,如散千疊翠雲。
回憶當年在漢宮旋舞輕盈,天子生怕你乘風飛去,叫人把你的衣衫扯住,盡變作留仙皺摺的裙據。我眷戀自己的一領青衫,它沽染着枯荷的幽芳,還又嘆息鬢絲已如白雪飄揚。綠盤樣的荷葉承着露水,就像銅仙辭國的點點清淚,一夜西風終於把你吹碎。當如練月華從天宇斜飛,喜看倒瀉半湖澄淨的光輝。
注釋
碧圓:指荷葉。
渚(zhǔ):水邊。
亭亭:聳立的樣子。
遺簪(zān):指剛出水面尚未展開的嫩荷葉。
秋心:愁的意思。
傾蓋:二車相鄰,車蓋相交接,表示一見如故。《史記·鄒陽傳》:“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後漢書·朱穆傳》注:“孔叢子曰:‘孔子與程子相遇於途,傾蓋而語。’”
浣紗人:春秋時越國美人西施原是浣紗女,此處泛指。鄭谷《蓮葉》詩:“多謝浣溪人未折,雨中留得鴛鴦蓋。”此化用其意。
怨歌:指舊題爲漢成帝妃班婕妤作的《怨歌行》。詩中作者以合歡扇自喻,常常擔心秋天來臨,涼風奪走了炎熱,自己會被拋棄。這裏喻秋聲。
花風: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
漢舞:指漢趙飛燕掌中起舞。
翠雲千疊:指荷葉堆疊如雲的樣子。
留仙初褶(zhě):此指荷葉多皺褶,燈多褶裙。《趙後外傳》:“後歌歸風送遠之曲,帝以文犀箸擊玉甌。酒酣風起,後揚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帝令左右持其裙,久之,風止,裙爲之皺。後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宮姝或襞裙爲皺,號‘留仙裙’。”
青衫:猶“青衣”,古時平民之服。指綠荷葉,兼喻詞人從前的平民地位。
盤:指西漢建章殿前銅鑄仙人捧的承露盤。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憶君清淚如鉛水”的句子。鉛水:銀白色的清水。
淨看:只見。
練:潔白的熟絹。喻湖水。
序
此詞爲歌詠荷葉以抒懷之作。上片以“碧圓自潔”總領荷葉形圓色碧性潔的特徵,顯現出亭亭玉立的清新絕妙的美姿。繼而以三重比喻,形容剛露出水面捲曲細長的嫩荷葉,猶如美人遺落的碧玉簪;形容密接如兩張傘蓋的大荷葉,竟像傾蓋相會,一見如故的鴛鴦情侶親密私語;形容遍佈湖塘的荷葉簇聚相碰發出颯颯聲響如唱怨歌,花風驟至,怨歌突斷,整個湖塘的荷葉如攪碎千疊翠雲,由小而大地層層鋪描,展現了它卷掉炎熱的“秋心”,即素潔之心,傳達了它令浣紗美女聞之動情的蜜態情語,以及它在花風吹來時如泣如訴的怨傷的聲韻,形神兼備,聲情並茂。
下片則以擬人手法將荷葉與人事巧妙挽合傳情寫神。“回首”三句將荷葉讚美爲欲隨風飛去的“留仙裙”,描摹出風荷飄曳的動態和神韻。“戀戀”三句寫作者對荷香餘韻的眷戀。“盤心”二句寫詞人面對一夜西風吹折殘荷景象,比喻眼前如盤的荷葉心盈聚的清晶露珠,就像喪失故都長安的金銅仙人灑下的清淚。“喜淨看”二句承上片夏日盛荷,下片秋日殘荷描寫後,抒寫了詞人身在湖塘荷叢環境的美感,特別是明月飛光之際,匹練般潔白的月色倒瀉於湖塘之中,那半湖澄淨的月色,半湖“碧圓自潔”,或“盤心清露”的荷叢,是多麼清幽恬美的荷塘月色!本詞詠荷葉,亦頗具白石詞清空騷雅之致,但已由幽韻冷香變爲殘韻枯香。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上闋寫荷葉神態,下闋嘆自己已發如雪白,不同心生悵惘,但又幸有如荷葉的心靈,能夠欣賞流瀉如練的月光。結尾三句寫荷池整體畫面,相融相匯,空明宏麗。
詠物固須避免就物言物,但也不可處處都深求其微言大義。寄情寓興,應該是廣義的。過於穿鑿,反致失卻本意,倒不好了。張惠言云:“此傷君子負枉而死,蓋似李綱、趙鼎之流。‘回首當年漢舞’雲者,言其自結主知,不肯遠引。結語喜其已死而心得白也。”(《詞選》)此語筆者不敢苟同,所以寧可淺說。
起三句正面總說荷葉:“碧”“圓”,是荷葉的形象;“潔”,是荷葉的特點;“洲”“浦”,是荷生長的環境;“亭亭”,是它的風姿;“清絕”,是它的品格。然從特寫初生未展的荷葉,以“(碧玉)簪”爲喻,可與錢珝以“冷燭無煙綠蠟幹”狀未展芭蕉媲美。“遺”字,若就荷葉生長的時節來說,是已屬剩餘之意,因時已至秋(故稱葉心爲“秋心”,悽然之心也),故接以“能卷幾多炎熱?”“卷”字,是借初葉之形來說它欲留住炎夏。這怎麼可能呢!熱日無多,寒風將至,此中似寄託着詞人自身的感慨。再後四句,化用了鄭谷“多謝浣紗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詩意,然從容說來,語同己出。“傾蓋”之喻,比鄭詩只多一字,卻機杼別出,饒有風趣。以“翠雲千疊”比荷塘綠葉之濃密,也極恰當。
下闋過片三句,用歷史故事。以趙後之舞來詠荷葉,當從綠羅裙想來。吾師蔣禮鴻有題畫荷詩云:“荷花憐惜泥中藕,擺弄清風不肯飛。”因思以荷比隹人,則花其姿容,葉其翠裙乎?趙後欲乘風飛去,其裙裾被牽而留皺摺,正可比花欲謝而葉稍萎。“戀戀青衫”三句,似言潦倒之文士詩人,亦留情於枯荷,李商隱“留得枯荷聽雨聲”之句,被寫入《紅樓夢》,則“猶染枯香”四字,或即指此吧?“盤心”句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事,以荷葉比承露盤,故易原詩中“清淚如鉛水”爲“清露如鉛水”。蓮葉終被折於“一夜西風”,猶銅人終被拆於轄車魏官。這又是可寓亡國傷痛的地方。末了以匹練秋光,倒瀉水中,寫荷塘月色,已是荷被吹折之後,詞人通過他描繪的景象告訴我們,雖花葉都盡,而明月長在,秋光似畫。因意識到荷葉“質本潔來還潔去”,所以覺可“喜”也。以此迴應發端“自潔”“清絕”,使荷葉之品格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