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綃(xiāo):生絲織成的薄綢、薄紗。
- 點酥:點抹凝酥,即婦女用的化妝品。
- 日薄:夕陽迫近。
翻譯
像裁剪好的絲綢點綴着酥酪般的枝幹,無論正面或背面、稀疏或茂密都很難描繪。夕陽西下只甘願在春天到晚,嚴霜深深應該害怕夜晚的寒冷。清新明淨只與相鄰的僧人憐惜,被冷落還嫌棄世俗的客人看。回憶起在江南舊時走過的路,酒旗斜斜地拂過,掉落在吟詩作賦的馬鞍上。
賞析
這首詩着重描寫了梅花的姿態和神韻。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如「剪綃零碎點酥乾」,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梅花的獨特形態。詩中通過「日薄從甘春至晚」表現了梅花甘願開放到晚春的品性,「霜深應怯夜來寒」則烘托出其面對嚴寒的嬌弱。「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進一步強調梅花的高潔,只與懂得欣賞的鄰僧珍惜,而排斥俗客的觀賞。最後通過回憶江南舊事,使梅花的形象更加豐滿和富有韻味。整首詩在讚美梅花的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梅花高尚品格的敬仰和自己的高雅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