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出自 許渾 的《 楚宮怨二首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細腰爭舞君沈醉,白日秦兵天上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十二山:指巫山十二峯,這裏泛指巫山一帶的山峯。
  • 晴花:晴天裏的花朵。
  • 楚宮:楚國的宮殿,這裏指楚王宮。
  • 雙闕:古代宮殿前的高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臺,臺上起樓觀。
  • 陽臺:傳說中楚王夢見神女的地方,這裏指楚宮附近的高臺。
  • 細腰:指楚國宮廷中的美女,因楚國以細腰爲美。
  • 沈醉:沉醉,指深深地陶醉。
  • 白日:白天。
  • 秦兵:指秦國的軍隊。
  • 天上來:形容秦兵突然出現,如同從天而降。

翻譯

巫山十二峯在晴朗的日子裏,花兒全都盛開了,楚國的宮殿與陽臺相對,雙闕高聳。 楚宮中的美女們爭相起舞,而楚王則沉醉在這美妙的舞蹈中,渾然不覺。 就在這白日當空之時,秦國的軍隊突然如同從天而降,來到楚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楚國宮廷的繁華與危機並存的場景。詩中,「十二山晴花盡開」以絢麗的自然景象開篇,映襯出楚宮的富麗堂皇。「細腰爭舞君沈醉」則進一步以美女的舞蹈和楚王的沉醉,展現了宮廷的享樂生活。然而,「白日秦兵天上來」一句,突然轉折,揭示了楚國的危機,秦兵的突然出現,如同晴天霹靂,預示着楚國的衰落。整首詩通過對比手法,巧妙地將楚國的繁華與危機並置,表達了詩人對楚國命運的深刻關注和隱憂。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