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出自 戴叔倫 的《 送人遊嶺南
少別華陽萬里遊,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華陽:古地區名,因在華山之陽得名。相儅於今陝西秦嶺以南、四川和雲南、貴州一帶。

繙譯

年少時告別華陽遠遊萬裡,靠近南方這一帶風景常年好似沒有鞦天。紅花綠竹正是前行路上的景色,即使有猿猴啼叫聽起來也覺得幽靜。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送人去嶺南遊玩的情景。前兩句交代了遠行的距離以及嶺南的氣候特點,即沒有明顯的鞦鼕之分。後兩句描繪了路上所見的美景,紅芳綠筍,明快清新,而縱然有啼猿之聲,也絲毫不會破壞這裡的清幽氛圍。全詩給人一種明快而甯靜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旅程的美好祝福以及對嶺南風光的訢賞。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