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紅絲一曲傍階砌,珠露下、獨呈纖麗。翦鮫綃、碎作香英,分彩綫、簇成嬌蕊。 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待佳人、插向釵頭,更裊裊、低臨鳳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惠子相梁:惠施在魏國(梁國)做宰相。
  • 莊子往見之:莊子去拜訪惠施。
  • 或謂惠子曰:有人告訴惠施。
  • 代子相:取代你做宰相。
  • 搜於國中:在全國範圍內搜捕。
  • 醴泉:甘甜的泉水。
  • 鵷鶵(yuān chú):古代傳說中的鳳凰類鳥,象征高貴。
  • 鴟(chī):鷂鷹,一種猛禽。
  • 腐鼠:腐爛的老鼠,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繙譯

惠施在魏國做宰相的時候,莊子前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莊子來了,想接替你做宰相。”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全國搜查了三天三夜。莊子來找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叫鵷鶵,你知道嗎?這種鳥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結的果實不喫,不是甘甜的泉水不喝。這時,一衹鷂鷹抓到一衹腐爛的老鼠,鵷鶵從它上方飛過,鷂鷹擡頭看著它,發出‘嚇’的聲音。現在你想用你治理梁國的事情來嚇唬我嗎?”

賞析

這則寓言故事通過莊子與惠施的對話,巧妙地表達了莊子對權位的不屑和對惠施猜忌心態的諷刺。莊子以鵷鶵自比,寓意自己清高不俗,不屑於追求世俗權力;而將惠施比作貪食腐鼠的鷂鷹,暗示其爲官心機,衹看重權勢。通過鵷鶵與鴟的對比,莊子寓言式地揭示了人應該追求精神自由,而非沉溺於世俗功利。同時,這個故事也展示了莊子超然物外、逍遙自在的人生態度。

無名氏

秦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