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出自 柳宗元 的《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荆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拼音

譯文

我親自種植黃柑二百株,春天到來時枝葉靑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綠。 我像屈原一樣喜愛這天生的美樹,不學李衡那樣把柑樹當作木奴來謀利。 多少年纔能聞到那像噴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誰來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實呢? 如果讓我等到柑樹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還能够讓我這個老叟滋養受益。

注釋

柳州:今屬廣西。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隅(yú):角落。 柑:橘類的一種。 黃甘:即黃柑。柑的一種。漢·司馬相如《上林賦》郭璞注:「黃甘,橘屬而味精。」 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曠處。《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楚客:指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屈原愛橘,曾作《橘頌》,對桔樹的美質作了熱情的贊頌。 皇樹:即橘樹。 木奴:指柑橘的果實。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綠粽新蔆實,金丸小木奴。」 「不學荆州利木奴」句:説的是李衡種柑謀利的事。據《水經注·沅水》載,三國時荆州人李衡爲吳丹陽太守,曾遣人於武陵(今湖南常德縣)龍陽洲種柑千株,臨死時對他的兒子説:我在州裏有千頭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樹當作奴僕一樣,可以謀利,所以稱爲「木奴」。這句話是從反面説。 噴雪:形容白花怒綻。 垂珠:懸挂的珠串。這裏比喩柑果。 坐待:漸漸地等待。宋·蘇軾《滕縣時同年西園》詩:「人皆種楡柳,坐待十畝陰。」 滋味:美味。《呂氏春秋·適音》:「口之情欲滋味。」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通過種柑樹一事,反映了作者任柳州刺史時的生活思想狀況,表現了他不同流俗的堅貞品質,同時也流露了久謫的哀怨。在寫作手法上,作者善於運用典故和比喩,形象生動,含意豐富。全詩言淡意遠,韻味深厚。

賞析

蘇東坡曾説柳宗元的詩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東坡題跋·卷二》),能做到「寄至味於淡泊」(《書黃子思詩集後》)。此詩正是這樣一首好詩。 詩題點明寫作時間是在貶官柳州時期。詩的內容是抒發種柑樹的感想。開頭用敍事語泛泛寫來:「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首句特別點明「手種」和株數,可見詩人對柑樹的喜愛和重視。次句用「新」字來形容柑葉的嫩綠,用「遍」字來形容柑葉的繁盛,不僅狀物候時態,融和駘蕩,如在目前,而且把詩人逐樹觀賞、遍覽城隅的興致暗暗點出。 關於自己對柑橘樹懷有如此深情的原因,詩人這樣説:「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荆州利木奴。」原來他愛柑橘是因爲讀「楚客」屈原的《橘頌》引起了雅興,而不是像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那樣,想通過種橘來發家致富,給子孫留點財産。(事見《太平御覽·果部三》引《襄陽記》)心交古賢,寄情橘樹,悠然自得,不慕榮利,詩人的心地是很淡泊的。然而透過外表的淡泊,正可以窺見詩人內心的波瀾。屈原當年愛橘、憐橘,認爲橘樹具有「閉心自愼,終不過失」和「秉德無私」的品質,曾作頌以自勉。今天自己秉德無私,卻遠謫炎荒,此情此心,無人可表。衹有這些不會説話的柑橘樹,纔是自己的知音。這一聯的對偶用反對而不用正對,把自己複雜的思想感情分別灌注到兩箇含意相反的典故中去,旣做到形式上的對稱,又做到內容上的婉轉曲達,幷能引起內在的對比聯想,讀來令人感到深文蘊蔚,餘味曲包。 接著,詩人從幼小的柑樹,遠想到它的開花結實:「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幾歲」、「何人」都上承「憐」字來。「憐」之深,所以望之切。由於柑樹已經成了詩人身邊唯一的知音,所以愈寫他對於柑樹的憐深望切,就愈能表現出他的高情逸致,表現出他在盡力忘懷世情。這一聯用「噴雪」形容柑樹開花,下一箇「聞」字,把「噴雪」奇觀與柑橘花飄香一筆寫出,渲染出一種熱鬧的氣氛;用「垂珠」形容累累碩果,展現了一箇充滿希望的前景。但這畢竟出於想象。從想象回到現實,熱鬧的氣氛恰恰反襯出眼前的孤寂。這兩句的言外之意是:難道自己眞的要在這裏待到柑橘開花結果的一天嗎? 尾聯本可以順勢直道胸臆,抒發感慨,然而詩人仍以平緩的語調故作達觀語:「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字面的意思是説:如果讓我等到柑樹成林的時候,它的果實滋味還能够供養我這個老人的。但這是託詞,實際上的意思是感傷自己遷謫時日已久,唯恐延續到黃柑成林,自己還能親嘗。 這首詩的整箇語調都是平緩的,而在平緩的語調後面,卻隱藏著詩人一顆不平靜的心。這是形成「外枯中膏,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的重要原因。其妙處,借用歐陽修的話來説,叫做「初如食橄欖,眞味久愈在」(《歐陽文忠公集·卷二》)。全詩言淡意遠,韻味深厚。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縣)人,著名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