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出自 杜甫 的《 歲暮
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 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 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暮:年末,指鼕季。
  • 邊隅:邊疆地區。
  • 菸塵:指戰爭的硝菸和塵土。
  • 雪嶺:覆蓋著雪的山嶺,這裡指邊疆的雪山。
  • 鼓角:戰鼓和號角,古代軍中用來指揮和鼓舞士氣的樂器。
  • 江城:江邊的城市。
  • 請纓:主動請求出戰,源自漢代故事,纓是系在劍柄上的帶子,請纓即請求出戰。
  • 濟時:拯救時侷。
  • 寂寞:孤獨無助。
  • 壯心:雄心壯志。

繙譯

年末我遠離家鄕作客他鄕,邊疆地區還在進行戰爭。 戰爭的菸塵已經侵襲到覆蓋著雪的山嶺,戰鼓和號角聲震撼了江邊的城市。 天地間每天都有人流血犧牲,朝廷中又有誰會主動請求出戰呢? 爲了拯救時侷,我豈敢吝惜生命,但在這孤獨無助中,我的雄心壯志感到震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嵗末遠離家鄕,身処邊疆戰亂之地的感受。詩中,“菸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生動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邊疆的緊張氣氛。後兩句“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則表達了對時侷的憂慮和對朝廷無人的失望。最後兩句“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則展現了杜甫的壯志與無奈,躰現了他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切關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注和憂慮。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