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醍盤飯霜慄。
昨夜誰爲吳會吟,風生萬壑振空林。
龍驚不敢水中臥,猿嘯時聞巖下音。
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鬆間琴。
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醍盤飯霜慄。
半酣更發江海聲,客愁頓向杯中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會(wú huì):古代吳國的都城,這裏指吳地。
- 壑(hè):山谷。
- 滄洲:指隱士的居所。
- 酤酒(gū jiǔ):買酒。
- 醍盤(tí pán):盛放食物的盤子。
- 霜慄:指栗子,因栗子成熟時外殼有如霜降。
- 半酣(bàn hān):半醉。
翻譯
昨晚是誰在吳地吟唱,風聲在萬壑中迴盪,震撼了空曠的林木。 龍因驚懼不敢在水中安睡,猿猴的嘯聲不時從巖下傳來。 我在黃山的碧溪邊宿營,月光下,聽完這歌聲後,我停止了在鬆間的彈琴。 今早果然是隱士的居所,買來酒和食物,盤中盛放着霜降後的栗子。 半醉時再次發出江海般的歌聲,客人的憂愁頓時在杯中消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黃山夜宿時聽到的吳地歌聲,以及次日清晨的隱逸生活。詩中,「風生萬壑振空林」形象地描繪了歌聲的震撼力,而「龍驚不敢水中臥,猿嘯時聞巖下音」則通過動物的反應進一步增強了這種震撼感。後半部分,詩人描述了自己在隱士居所的愜意生活,以及酒後的暢快心情,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憂愁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豪放灑脫的個性和對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