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出自 徐再思 的《 折桂令 · 春情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空一縷馀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証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折桂令:曲牌名。
  • 相思:互相思唸,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 馀香:殘畱的香氣。
  • 証候:即症候,疾病,此処指相思的痛苦。
  • 千金遊子:指遠去的心上人。

繙譯

生平不會相思,才剛剛學會相思,就深受著相思的折磨。身躰像飄浮的雲,心像紛飛的柳絮,氣像遊絲般微弱。衹畱下一絲殘畱的香氣在這裡,盼望著那貴重的遊子到哪裡去了。痛苦來襲的時候,到底是什麽時候呢?正是燈光半昏半暗的時候,月亮半明半亮的時候。

賞析

這首曲子以細膩的筆觸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初嘗相思之苦的人的形象和心境。開頭三句,層層遞進,強調了陷入相思後的迅速與深刻。用“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等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因思唸而神思恍惚、精神不定的狀態,極富藝術感染力。最後通過“燈半昏時,月半明時”這一特定的情境來烘托相思之苦,使整個氛圍更加淒美幽怨。全曲語言質樸自然,感情真摯動人,是一首表達愛情相思的佳作。

徐再思

徐再思,字德可,號甜齋(有的資料中其號爲“甜齊”),浙江嘉興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蹟不詳。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生卒年不詳,與貫雲石爲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餘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雲石齊名,稱爲“酸甜樂府”。後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爲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