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章台:漢代長安城內的一條繁華街道,這裡指柳樹生長的地方。
- 郢路:楚國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的道路,這裡也指柳樹生長的地方。
- 蓡差(cēn cī):不齊的樣子,這裡形容柳樹枝條的錯落有致。
- 見說:聽說。
- 風流:這裡指柳樹的姿態優美。
- 婀娜(ē nuó):形容女子輕盈柔美的樣子,這裡用來形容柳樹。
- 橋廻:橋的曲折。
- 行欲斷:行走時感覺快要斷絕,形容柳樹的枝條緜延不絕。
- 堤遠:堤岸很長。
- 意相隨:心意隨著柳樹的枝條延伸。
- 忍放:不忍心讓。
- 花如雪:柳絮飄落,如同雪花。
- 青樓:古代指妓院,這裡泛指酒樓。
- 撲酒旗:柳絮飄落在酒樓的旗幟上。
繙譯
章台的柳樹從繁茂到掩映,郢路的柳樹更是錯落有致。 聽說它們的風姿極爲優美,而我來時正是它們婀娜多姿的時候。 橋的曲折讓人行走時感覺柳枝快要斷絕,堤岸很長,我的心意隨著柳枝延伸。 不忍心讓柳絮如雪花般飄落,它們輕輕地撲在青樓的酒旗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柳樹在不同地點的美麗姿態,通過“章台”和“郢路”兩個地點的轉換,展現了柳樹的多樣美。詩中“風流極”和“婀娜時”形容了柳樹的優雅和柔美,而“橋廻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則通過橋和堤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柳樹緜延不絕的枝條的深情追隨。最後兩句“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則以柳絮如雪的比喻,增添了詩意的浪漫和哀愁,表達了詩人對柳樹的憐愛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