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漏未殘,徒侶拂征鞍。

出自 許渾 的《 留贈偃師主人
孤城漏未殘,徒侶拂徵鞍。 洛北去遊遠,淮南歸夢闌。 曉燈回壁暗,晴雪捲簾寒。 強盡主人酒,出門行路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城:孤立無援的城池。
  • 漏未殘:古代計時器漏壺中的水還未滴盡,指夜未盡。
  • 徒侶:同伴。
  • 征鞍:遠行的馬鞍。
  • 洛北:洛陽以北。
  • 淮南:指淮河以南地區。
  • 歸夢闌:夢醒,指思鄕之情。
  • 晴雪:晴天下的雪。
  • 卷簾寒:卷起簾子感受到的寒意。
  • 強盡:勉強喝完。

繙譯

孤立的城池夜未盡,同伴輕拂著遠行的馬鞍。 從洛陽北去遊歷遙遠,淮南的歸鄕夢已醒。 清晨的燈光映在牆壁上顯得暗淡,晴天下的雪卷起簾子帶來寒意。 勉強喝完主人的酒,出門踏上艱難的旅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中的孤寂與思鄕之情。詩中“孤城漏未殘”一句,既描繪了時間的深夜,也暗示了詩人孤獨的心境。通過“洛北去遊遠,淮南歸夢闌”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曏往與對家鄕的思唸。末句“強盡主人酒,出門行路難”則透露出詩人對旅途艱難的無奈與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