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蒼狗等浮雲,處處從龍作宮殿。
亢龍賓天羣龍戰,潛龍躍出飛龍見。
白衣蒼狗等浮雲,處處從龍作宮殿。
東南半壁燕處堂,正統未亡垂一線。
百日朝廷沸似湯,十郡山河去如電。
高帝子孫隆隼公,身徇社稷無牽戀。
粵秀峯頭望帝魂,直與煤山相後先。
當時藁葬漢臺東,三尺荒陵枕郊甸。
四墳角立不知名,雲是諸王徇國彥。
左瞻右顧冢累累,萬古一丘無貴賤。
年年風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淚如濺。
尋思往事問重泉,笑折山花當九獻。
悵望鐘山春草深,誰人更與除壇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亢龍:出自《周易·乾》,亢:至高的。亢龍:升騰到極限的龍。
- 賓天:委婉語,帝王之死,亦泛指尊者之死。
- 蒼狗:即「白衣蒼狗」,也作「白雲蒼狗」,意思是天上的浮雲像白衣裳,一會兒又變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燕處堂:比喻居安而不知遠慮。
- 隆隼(sǔn):高而危險。
- 煤山:即北京景山,明崇禎皇帝自縊處。
- 藁(gǎo)葬:草草埋葬。
- 郊甸:城邑外百里及二百里之內,泛指郊畿。
- 壇墠(shàn):古代祭祀或會盟用的場地。墠,經過整治的郊外的土地。
翻譯
升騰到極限的龍去世引發羣龍爭鬥,潛伏的龍躍出而飛龍顯現。白衣蒼狗如同浮雲變幻,到處有龍相伴建造宮殿。東南半壁江山像燕雀處於堂屋,正統還沒滅亡只殘留一線。百日的朝廷如同沸水般喧鬧,十郡的山河轉眼間失去。高帝的子孫像高而危險的公侯,自身爲了社稷沒有絲毫眷戀。在粵秀峯頭遙望先帝的神魂,簡直和在煤山自縊的崇禎相繼。那時在漢臺東草草埋葬,小小的三尺荒陵靠近郊畿。四座墳墓角落矗立沒人知曉,說是諸王爲國家獻身的傑出人物。左看右看墳墓衆多,萬古以來一座墳墓沒有貴賤之分。年年風雨使清明黯淡,路上的行人淚水如濺落。尋思過去的事情詢問黃泉,笑着折下山花當作祭奠。惆悵地望着鐘山春草深深,誰又再去清理祭祀的場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段特定歷史時期的景象,通過對各種景象和人物的描述,表達對朝代更迭、歷史變遷的感慨以及對殉國者的追思。詩中利用「亢龍賓天」「白衣蒼狗」等意象表現世事的無常和變幻,用「燕處堂」暗示局勢的危險。對高帝子孫以及殉國諸王的描寫凸顯他們的忠誠和擔當。「年年風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淚如濺」等句烘托出一種悲涼的氛圍。整首詩緬懷歷史,情感深沉,具有強烈的歷史滄桑感和興亡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