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昭君流淚,手捻琵琶絃索。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月臺花館:指賞月觀花的場所。
- 塵埃漠漠:形容景象荒涼,塵土飛揚。
- 豪華蕩盡:指繁華已逝,一切奢華都已消失。
- 青山如洛:青山依舊,如同洛陽的青山,暗示時光流轉,自然永恆。
- 舞鈿歌箔:指歌舞的場所,鈿(diàn)指裝飾品,箔(bó)指簾幕。
- 玉梅消瘦:比喻美麗的女子消瘦,玉梅指美女。
- 東皇命薄:東皇指春神,命薄指命運不佳。
- 昭君:指古代美女王昭君,此處用來比喻美麗的女子。
- 琵琶絃索:指琵琶的弦,索指絃線。
- 畫樓哀角:畫樓指裝飾華麗的樓閣,哀角指悲傷的號角聲。
翻譯
今夜的風光依舊繁華,但不知與誰共享這歡樂。賞月觀花的場所,如今已是塵土飛揚,一片荒涼。所有的繁華都已消逝,唯有青山依舊,如同洛陽的青山,永恆不變。錢塘江依舊,潮水起起落落。
萬盞燈光,卻羞於照亮那些歌舞的場所。美麗的女子消瘦了,她怨恨春神的命運不佳。就像王昭君那樣,她流着淚,手捻着琵琶的弦,表達着離別的愁緒。這些離愁別緒,只能寄託在畫樓中悲傷的號角聲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夕之夜的景象,通過對月臺花館、青山、錢塘江等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舞鈿歌箔、玉梅、昭君等人物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繁華的懷念和對現實荒涼的感慨。詩中「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一句,既展現了自然永恆與人事無常的對比,也透露出作者對逝去繁華的無奈與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元夕感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