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東藩駐皁蓋,北渚凌青荷。
海內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
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藩(dōng fān):指東方的藩國,這裏指李北海所在的地區。
- 皁蓋(zào gài):黑色的車蓋,古代官員的交通工具。
- 北渚(běi zhǔ):北邊的水邊。
- 青荷(qīng hé):綠色的荷葉。
- 海內:指中國境內。
- 修竹(xiū zhú):修長的竹子。
- 蘊真(yùn zhēn):蘊含真理或真意。
- 愜(qiè):滿意,滿足。
- 物役(wù yì):被物質所束縛。
翻譯
東方的藩國停駐着黑色的車蓋,北邊的水邊荷葉青青。 這座亭子在中國境內歷史悠久,濟南的名士衆多。 雲霧繚繞的山巒已經激發了我們的興致,玉佩的聲音伴隨着歌聲。 修長的竹子不受暑氣的侵擾,兩條河流交匯卻空有波瀾。 蘊含真理的景色令人滿足,但夕陽西下,我們該如何是好。 無論貴賤,我們都被物質所束縛,跟隨公爵難以再次重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陪同李北海在歷下亭宴會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名士文化的讚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詩中「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展現了宴會上的歡樂氣氛,而「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則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後兩句「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則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離別之情的深刻體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