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出自 孔子 的《 論語 · 里仁篇
一掬鄉心,付杳杳、露莎煙葦。來相伴、凄然客影,謝他窮鬼。新緑舊紅春又老,少玄老白人生幾。況無情、世故蕩摩中,凋英偉。 詞場筆,行群蟻。戰場胄,藏群蟣。問何如清晝,倚藤憑棐。流水靑山屋上下,束書壺酒船頭尾。任垂涎、斗大印黃金,狂周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掬:兩手所捧(或一捧)。「掬」,(jū)。
  • 杳杳:深遠貌。
  • 窮鬼:這裏指窮困的自己。
  • 新綠舊紅:新綠的葉子和舊有的紅花,這裏代指時光流轉,季節變換。
  • 少玄老白:年少到年老。
  • :多少。
  • 蕩摩:動盪磨練。
  • 英偉:指才智出衆、偉大的人物。
  • :頭盔。(zhòu)
  • :蝨的卵。(jǐ)
  • :蔓生植物。
  • :輔助。(fěi)
  • 周顗:兩晉時期大臣。

翻譯

雙手捧着那一縷思鄉之心,交付給那深遠的露水、莎草、煙霧與蘆葦。來與我相伴的,只有那淒涼的客居之影,還得感謝這窮困的自己。新綠葉子替代了舊的紅花,春天又老去了,從年少到年老人生又能有多少時光。更何況在這無情的、世事的動盪磨練中,傑出的人物也會凋零。 在詞場揮筆之際,如一羣螞蟻般忙碌。戰場上的頭盔裏,藏着許多蝨卵。試問如何能像在白天那樣清閒,倚靠着蔓藤憑藉着輔助之物。流水繞着青山在屋宇上下,捆紮起書籍放置酒壺在船頭船尾。任憑他人垂涎那斗大的黃金官印,像狂放的周顗一樣。

賞析

這首詞表達了蔣捷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以及對人生無常、世事變遷的感慨。上闋通過「一掬鄉心」等描述展示了羈旅之愁和歲月流逝的無奈,「況無情、世故蕩摩中」更是寫出了對現實殘酷的不滿和傑出人物也難敵命運的悲哀。下闋表面是說詞場與戰場的景象,實則暗示了世事的紛擾,結尾處展現出一種對世俗名利的不屑和超脫。整首詞意境深沉,情感複雜,通過借景抒情、對比等手法,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獨特感悟。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