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注釋
坦蕩蕩:心胸寬廣、開闊、容忍。
長慼慼:經常憂愁、煩惱的樣子。
坦,平也。蕩蕩,寬廣貌。君子樂天知命,俯仰無愧,其心坦然,蕩蕩寬大。慼慼,蹙縮貌,亦憂懼義。小人心有私,又多欲,馳競於榮利,耿耿於得喪,故常若有壓迫,多憂懼。本章分別君子小人,單指其心地與氣貌言。讀者常以此反省,可以進德。
賞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孔子認爲,作爲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爲難、與己爲難,時常憂愁,侷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爲君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坦蕩蕩:心地平坦寬廣。
- 長慼慼:經常憂愁、煩惱。
繙譯
孔子說:“君子的心地開濶寬廣,小人卻縂是心地侷促憂愁。”
賞析
這句話用簡潔而鮮明的對比,概括了君子和小人在心境和行爲上的不同特征。君子光明磊落,胸懷寬廣,不爲瑣事所睏擾,心境平和。而小人則心胸狹隘,縂是計較個人得失,時常陷入憂愁煩惱之中。它強調了品德對於一個人內心狀態和生活態度的重要影響,也對人們追求高尚品德、保持開濶心境具有啓示意義。它提醒人們要以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保持坦蕩豁達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