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

出自 朱彝尊 的《 解佩令 · 自題詞集
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鬢。 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紅粉。 料封侯,白頭無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十年磨劍:用十年時間磨礪寶劍,比喻多年刻苦鑽研
  • 五陵結客五陵(wǔ líng),漢代長安城外五個皇帝陵墓所在地,那裏當時是豪俠少年聚集的地方。「結客」意思是結交豪俠之士。
  • 燕釵蟬鬢燕釵,一種形狀像燕子的髮釵。蟬鬢(chán bìn),古代婦女的一種髮式,兩鬢薄如蟬翼。這裏指美女。
  • 秦七:指秦觀,排行第七,北宋著名詞人。
  • 黃九:指黃庭堅,排行第九,北宋著名文學家、詞人。
  • 玉田:指南宋詞人張炎,字叔夏,號玉田。
  • 落拓形容潦倒失意(luò tuò)。

翻譯

我耗費十年光陰刻苦磨礪,在五陵之地結交諸多豪俠之士,將這一生的悲憤涕淚都揮灑殆盡。如今年老了開始填詞,所寫內容一半是寄託心中難以言說的恨意,又哪裏曾有過美女相伴的歡樂時光。 我作詞不會去效仿秦觀、黃庭堅的風格,依照新的詞調創作,跟張炎的風格還算比較接近。一生潦倒失意流落江湖,姑且把詞作交付給歌宴上的美女去吟唱。想來自己怕是到白頭也沒有封侯的緣分啊。

賞析

這首詞是朱彝尊爲自己詞集所作的題詞,飽含着詞人對自身命運的感慨。開篇「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描繪出年輕時意氣風發、渴望建功立業的形象,「把平生、涕淚都飄盡」又一轉,道出經歷世事滄桑後的悲憤無奈。「老去填詞」幾句,反映出歲月變遷,如今只能借填詞抒發心中遺恨,往昔未曾有過美好的風月生活。詞的下闋表明自己獨特的作詞風格,不師法秦七、黃九,獨與張炎相近,也暗示了自己孤高不凡的個性。「落拓江湖」寫盡一生漂泊失意,只能將情感寄於歌筵紅粉之間。最後「料封侯,白頭無分」一句,直接抒發年事已高卻壯志未酬的遺憾,情感沉鬱頓挫,格調蒼涼。全詞既有對往昔豪情的追憶,又有對當下落魄的感懷,展現出朱彝尊複雜的心境和深沉的情感 。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醧舫,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南朱北王”);作詞風格清麗,爲“浙西詞派”的創始人,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餘力,爲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汪森增補)。所輯成的《詞綜》是中國詞學方面的重要選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