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君臣似老朋,歸來前席喜誠應。
九齡風度於今罕,彥國精神較昔增。
兒輩重瞻絳紗帳,時流都凝玉壺冰。
殷勤問過稱無過,曰信斯之吾未能。
誰雲廣廈不知暑,偶陟高臺亦趁涼。
竹解納風還蔽日,心存無逸卻非忙。
收來荷露堪烹茗,伏出燕雛才下樑。
贏得晝長何所事,重翻舊稿一商量。
遇閏深山秋益深,每因趁暖一幽尋。
鬆盤嶺復蒼中翠,葉落波心靜裏沉。
鹿度巖邊看活畫,禽鳴林際聽仙音。
養生自是斯間好,勤政名軒敢忘欽。
層峯高矗覺天低,蔚綠縈丹霽景䨑。
樹列周崖成鹿柴,花披亂錦點霜蹊。
經時幾欲忘龍塞,佳處還教遲馬蹄。
自古詩人多未到,獨留生面待誰題。
元正大禮賀慈寧,翌日重華鳳輦停。
左右承顏娛永晝,曾元繞膝樂家庭。
盆中茂樹萬年柏,階際才舒兩葉蓂。
小部梨園呈法曲,致辭總是祝修齡。
四閣書城四庫藏,再三不礙校讎詳。
今兼薈要核以就,此則問津到每常。
摘詠唯公經揀擇,立言那肯涉荒唐。
簡明目錄從頭閱,向若已驚徒盳洋。
誰氏園林擇勝開,山環抱覆水瀠洄。
川橫橋喜路不斷,岸轉船如峯自回。
意入敞亭趣有永,目遊高閣望無埃。
分明層疊淺深處,欲問丹青能是哉?
紀文已識一篇篤,予諡仍留兩字芳。
凡此無非勵臣節,監茲可不慎君綱。
象斯睹矣牘斯撫,月與霽而風與光。
井命復書書卷內,千秋忠跡表維揚。
蒐羅四庫事磨研,去取其間公道傳。
人各抒忠斯可錄,言雖觸諱忍從捐。
寧同仲達吠堯日,不愧觀文報宋年。
平日犯顏急盡節,如之二者實堪憐。
每值南巡春仲月,輕舟必先溯樑溪。
無端一展石渠卷,陡憶羣瞻蹕路蹊。
過去江鄉已渺渺,看來春靄尚悽悽。
宗蒼那往惠山在,一例如同古畫題。
乘閒策馬款禪扉,流麗千林揚曉輝。
鋪谷輕煙白如絮,落崖飛瀑響於徽。
寺猶法性風幡動,室豈維摩花雨霏。
不是濟源經考證,至今假藉未知非。
巒回谷抱自重重,螺頂左鄰據別峯。
雲棧屈盤歷霄漢,花宮獨涌現芙蓉。
窗前東海初升日,階下千年不老鬆。
供養五臺曼殊象,闍黎疑未識真宗。
重考彝尊書以成,七言權當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鳴鶴,跡逮春明孫北平。
掛漏豈無補所闕,淆訛時有校從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勝三都及兩京。
曾賦皇都與帝都,若茲形勝古今無。
金遷元復其久矣,明築清修滋盛乎。
御園法宮誠富此,返淳還樸益殷吾。
論成知過淵衷寫,更勵聰聽奕葉圖。
筠衝錫宴有餘閒,瓊島韶光暖鏡間。
尚可翠鸞輕舵試,徐過玉蝀一橋彎。
凍酥岸覺看波漾,春到物知聽雁還。
今日悅心真恰當,窗憑積素慰開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