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梁父吟 [宋] 方一夔 朝趨梁父岑,暮投梁父麓。 左肩抱長欃,右手牽黄犢。 禾生亙原隰,生計自爲足。 罷耕還讀書,何必事精熟。 茫茫萬古墳,苞括納心曲。 琅山藹空青,淄水漲寒綠。 嗟我七尺軀,披雲卧幽獨。 抱膝一長吟,清響振
後梁父吟 [宋] 方一夔 我生在畎畝,志願向此畢。 糲飯爲我糧,醜女爲我室。 英英帝家胄,屢駕款蓬蓽。 片言誤相酬,攙我手不釋。 立談豢吳兒,再戰走漢賊。 托孤赴永安,仗鉞駐渭北。 人生盛意氣,事會靡終極。 桑株渺何許,歲月去
偶閲淵明開歲古詩因和其韻 [宋] 方一夔 開歲倏五十,陶翁感浮休。 我生苦後陶,夜夢從之游。 大塊無停機,歲月去如流。 棄家客東安,泛泛雙浮鷗。 羲軒古主人,中古稱旦丘。 大倫具五常,大法列九疇。 寥寥向千載,孤唱絕衆酬。 藐然愧前哲,中路肯
別洪復翁 [宋] 方一夔 十載與君友,何曾異悲歡。 憂寒夜同袍,念饑日同餐。 晚節各大繆,濁世多波瀾。 我爭東山墩,君赴金沙灘。 雲萍不相接,我窮君長歎。 出門重入門,轉覺營生難。 故人贈尺書,招我來東安。 水雲三百里,飛鴻集
葛溪浴丹泉 [宋] 方一夔 杉松翳蒼翠,古寺依寒溪。 小橋度空闊,勝事窮朝隮。 仙人渺何許,昔年此孤棲。 丹成餘此泉,高步凌雲梯。 至今浴丹處,精光貫虹霓。 老仙不厭世,寄跡隨東西。 當時不相顧,野鶴羣鳬雞。 一朝上寥廓,指爪留
比來東安以歡字十二韻別復翁繼 有和章送別今再和答之 [宋] 方一夔 我携無言子,東去顔不歡。 故人日已遠,嘿嘿寢與餐。 寄洪樂山水,岡巒湧濤瀾。 有時戲吟詩,音韻摇風灘。 朋儕相徵逐,歌笑雜悲歎。 朝吳暮過楚,千里不憚難。 功成早斂退,騎鶴伴子安。 下視地上友,俛首依
詩人詠鴟夷西子之事多矣按越敗於魯哀公元年想鴟夷五餌之策必其時也至哀公二十二年越滅吳西子復歸計其年亦老 [宋] 方一夔 去時苧蘿山,送我摶黍叫。 歸時苧蘿山,迎我桃花笑。 一別二十年,過眼如風燎。 人生重後會,世事中前料。 未驚馬齒長,猶喜雞皮少。 功名志已酬,富貴頭終掉。 傍君鴟夷槳,舞我烏棲調。 撫景惜餘年,烟波老
古意六首 其一 [宋] 方一夔 老樵腰短斧,朅來此山中。 林深絕人跡,邂逅兩老翁。 石上安棋局,零落歸飛鴻。 置斧偶坐睨,終竟誰雌雄。 低頭欲借問,冉冉巢雲松。 索寞下山去,樹杪餘殘紅。 不知歲月遠,但見邑屋空。 神仙在何處,只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