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聖人重文墨,取士恥循舊資格。
上書召對無奇才,儲賢有館空自開。
庭試諸生本故事,親拔明經稱萃士。
木天教習隨庶常,梧垣徑授寵莫當。
傳聞館課兼風雅,可憐萃士無知者!
羽書已報東吳失,萃士初學調音律
園林回首最堪悲,別院新開病起遲!
瘦骨豈知埋馬革!壯心不分死蛾眉。
傷予竟喪童烏子,痛汝曾無伯道兒!
南院荒涼成廢宅,哀哀寡婦哭江湄!
吾家有仲文,風流擅文賦。
橫被黨人名,鉤校同我錮。
吳江舉義師,竟被樓船誤。
脫身西入關,上書蒙奇遇。
片言賜豸冠,宰相苦見妒。
吾兄勇報恩,有懷無不吐。
會稽初入國,冀馬方東渡。
卹鄰宜見哀,況乃唇
去歲茲辰絕命年,椎心不敢恨蒼天。
定知叔寶神難壽,虛擬相如病未痊。
血濺長堤留碧草,魂歸小閣亦青氈。
哭君一字腸堪斷,夜半山空叫杜鵑!
中庭有佳樹,兩鳥鳴高枝。
毛羽既相類,聲音亦參差。
搖尾躑躅鳥心樂,劉生聽之心傷悲。
劉生關西游俠子,兄為中丞弟御史。
中丞開府親握兵,生也謝病臥虔城。
漁陽馬飛章貢城,胡兵百戰漢兵新。
江右諸將少節
畫轂無歌行路難,連朝星露點征鞍。
江城魚火通沙縣,山郭園林入永安。
老吏漫持秦法律,諸生還睹漢衣冠。
太平風景無多處,竹馬兒童仔細看。
楊子流三吳,煙塵罹家患。
氾海入閩來,涕泣授給諫。
銜詔赴荊南,顦顇衣履綻。
何意章、貢烽,竟阻衡陽雁!
攘袂誓登陴,甲冑親自擐。
壯士勇為鼓,戎器徐亦辦。
屢戰摧敵鋒,齩指西山瞷。
守將棄城奔,保障
匹馬秋來趁落霞,風塵自笑老生涯。
烏啼似擁山城鵲,菊碎初開小縣花。
渡口漁人收晚櫂,沙頭津吏候征車。
昨來野店頻投宿,記在橋南三兩家。
北風吼江江怒旋,巨艦山齊萬鎖連。
牙旗百丈颺天半,相公秉鉞坐樓船。
樓船鷁首排霜戟,吹鐃擊鼓轅門闢。
裘帶逍遙如意閒,顧盼神明髭半白。
相公年纔四十強,當時對策擅明光。
集賢學士爭辟易,上書請纓何慨慷
端笏垂金老奉常,新詩猶記詠吳閶。
珮環響自先朝舊,鬚鬢絲由渡海蒼。
強項可憐淹小草,故人曾許薦長楊。
當時復壁相持泣,回憶江南淚幾行!
母聲求子妻求夫,雨中藉藉走且呼。
沙邊老人叩頭訴,言是四營兵過城東隅。
四營萑苻小盜賊,竄伏谿洞逃天誅。
自下黃紙招降詔,召集鄉里千百俱。
昔掠村野不近郛,今移全營逼通都。
又聞受撫不受約,白晝帶刀街
閶闔遙遙稽首還,侍臣劍珮近難攀。
聲音舊識袁臨汝,鬚髮遙驚庾子山。
薄宦生涯隨馬足,青雲咫尺隔鵷班。
簪纓聚首真疑夢,淚盡烽煙一破顏。
石牛驛破存兩楹,鳥雀滿地無人聲。
客子入門風淅淅,停車下馬不得行。
隔牆叫怒如哮虎,銀鐺鎖吏出廢堵。
鞭笞亂下冤不聞,良久叩頭訴其苦。
自從江、楚紛用兵,分符秉鉞輸蹄橫。
已愁賓客多需索,更苦刁閹難逢
遍舟震澤去難攀,皂帽單襦自入關。
客路行歌逢鬼笑,鄰檣辨語識生還。
同來仗策推公瑾,獨賦傷心是子山!
待詔半年徒寂寂,諫章時為破愁顏。
張將軍、張將軍,身長七尺面如銀。
裲襠繡髯蠻靴窄,于闐腰帶方麒麟。
登壇年纔二十春,號令三軍若鬼神。
霜戈雪戟貔虎隊,角聲三絕寂無人。
旌旗展動開八門,青龍朱雀五方分。
五方壁立人如植,匹馬周巡不起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