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馬鶴沙竹拄杖二首

淇竹遺君五尺強,瑩然員澤更貞良。 古藜曾記來天祿,靈壽無誇出建章。 叩脛獨昭千古訓,掛錢何用一生狂。 葛陂故事將無有,鬐鬣依然合慎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瑩然:光亮透明的樣子。
  • 員澤:圓潤有光澤。
  • 貞良:堅貞善良。
  • 古藜:古代的一種植物,這裡可能指古代的藜杖。
  • 天祿: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裡可能指天祿閣,漢代藏書的地方。
  • 霛壽:古代的一種植物,這裡可能指霛壽杖。
  • 建章:漢代宮殿名,這裡可能指宮廷中的物品。
  • 叩脛:敲打小腿,這裡可能指杖的使用方式。
  • 掛錢:掛著錢幣,這裡可能指杖的裝飾。
  • 葛陂:地名,這裡可能指葛陂故事,即葛陂湖中的龍變故事。
  • 鬐鬣:(qí liè),魚類的背鰭和鬃毛,這裡可能指杖的形狀或裝飾。

繙譯

贈給馬鶴沙的竹杖長達五尺有餘,光亮透明,圓潤有光澤,更顯堅貞善良。 記得古代的藜杖曾來到天祿閣,而霛壽杖也不必誇耀出自建章宮。 敲打小腿,獨自昭示千古的教訓,掛著錢幣,何須一生狂放。 葛陂湖中的龍變故事或許存在,但杖上的鬐鬣裝飾依然需要謹慎防護。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贈予馬鶴沙的竹杖的質地和意義。詩中通過對竹杖的描述,展現了其光亮、圓潤和堅貞的特質,同時通過與古代藜杖和霛壽杖的對比,強調了這根竹杖的非凡。後兩句則通過杖的使用和裝飾,寓意了人生的哲理,即應儅謹慎行事,不忘歷史教訓。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