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圖
瀛洲自是神仙住,誰將筆力移來此。
碧瓦長欄十二層,紅雲斷岫三千里。
碧瓦紅雲縹渺間,令人一望損朱顏。
當時文采琳琅重,今日青紅圖畫殘。
畫史一人閻立本,筆底不訛笑與哂。
窄袖長袍十八人,面面相看燈捉影。
後來界畫始何人,豆粒作人馬成寸。
卻疑此是李將軍,燭暗酒深何處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瀛洲(yíng zhōu):傳說中海上仙境的名稱。 碧瓦(bì wǎ):綠色琉璃瓦。 長欄(cháng lán):長廊。 岫(xiù):山峯。 琳琅(lín láng):形容文采華麗。 閻立本(yán lì běn):畫家名。 窄袖長袍(zhǎi xiù cháng páo):指古代文人穿的衣服。 豆粒(dòu lì):形容畫得很小的人物。 李將軍:指唐代著名畫家李思訓。
翻譯
瀛洲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誰把筆墨的靈氣轉移到這裏來了呢。綠色琉璃瓦蓋着的長廊有十二層,紅雲飄渺間,山峯間隔着三千里。綠色琉璃瓦,紅雲飄渺間,一眼望去讓人感覺自己的容顏黯淡了。當時的文采華麗絢爛,如今的青紅圖畫已經殘破不全。畫史上有一位名叫閻立本的畫家,他的畫筆下沒有虛假的笑容和譏諷。畫中有十八個穿着窄袖長袍的人,他們面面相覷,彷彿在燈光下捉迷藏。後來的畫家是誰呢,畫中的豆粒大小的人馬成了寸許。我猜想這或許是李將軍的作品,燭光漸暗,酒意漸濃,不知何處去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瀛洲神仙居所的景象,通過對畫中人物和場景的描繪,展現了當時文人的風采和畫家的才華。詩人通過對畫作的讚美和懷疑,表達了對過去文化的敬仰和對未來的疑惑,展現了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想象力,展現了詩人對神祕、傳奇的瀛洲的嚮往和對藝術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