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後夜鍾石少宰宅次韻二首

華燈高照屬清宵,我亦疏狂忝勝招。 賦鳳勉同金馬客,駕鰲還仿紫宸朝。 芳尊荷主深深勸,晴雪催詩故故飄。 盡興不知更漏促,到門立馬待人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元宵:農曆正月十五,古代傳統節日,也稱爲燈節。 鍾石少宰:指作者孫承恩的別號。 疏狂:形容豁達、放蕩。 勝招:超越招搖。 賦鳳:指賦詩,比喻寫詩如鳳凰展翅。 金馬客:指高官顯貴。 鰲:傳說中的神獸,形容作者的車馬華麗。 紫宸朝:指皇帝居住的紫宸殿。 芳尊:美酒。 晴雪:形容天氣晴朗,下着雪。 漏促:指時間過得很快。

翻譯

元宵之夜,華燈高高照耀着清澈的夜空,我也自認爲豁達放蕩勝過那些張揚的人。 寫詩的時候彷彿鳳凰展翅,彷彿金馬客一般高貴,駕着華麗的車馬彷彿回到紫宸殿的盛世。 美酒杯中主人深情地勸酒,晴朗的天空飄着雪花,促使我寫下了詩篇。 玩得盡興時卻不知道時間已經過得很快,站在門口等待着客人的敲門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宵節後的夜晚,作者在華燈璀璨的夜色中感受到自己的豁達與放蕩,彷彿超越了那些張揚的人。他寫詩如同鳳凰展翅,駕馭着華麗的車馬,彷彿回到了古代紫宸殿的盛世。詩中描繪了美酒勸酒、晴雪飄飄的情景,表現出詩人在歡樂中寫下詩篇,卻不覺得時間已經飛逝。整首詩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豁達放蕩的性格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