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陽春臺和韻二首

攝衣晴日上層臺,萬里霜前鴻雁來。 昭代皇風今薄海,鬻熊遺蹟尚荒苔。 依依極浦蘭洲出,歷歷晴江煙樹開。 仰止鉅公慚接武,再賡佳什嘆雄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攝衣(shè yī):指整理衣冠,準備出行。
昭代(zhāo dài):指明朝時期。
鬻熊(yù xióng):古代傳說中商湯時期的人物,傳說他曾經鬻賣熊皮。
依依(yī yī):形容景色美麗。
極浦蘭洲(jí pǔ lán zhōu):傳說中仙境的地方。
晴江(qíng jiāng):指晴朗的江邊。
鉅公(jù gōng):指楊廣,隋朝開國皇帝。
賡佳什(gēng jiā shí):指才華出衆的人。

翻譯

在晴朗的日子裏,整理好衣冠登上高臺,遠處的天空中,成羣的大雁飛來。明朝的輝煌已經隨着時間消逝,古代傳說中鬻賣熊皮的遺蹟還殘留在荒蕪的苔蘚上。美麗的景色如同極樂之地蘭洲一般,江邊的樹在晴朗的天空下綻放。仰望着這一切,感嘆自己無法與楊廣這樣的偉人相提並論,再次讚歎那些才華橫溢的人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登上春天高臺的景象,通過對古代歷史和傳說人物的引用,展現了時代更迭和人才輩出的感慨。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繪出遠古與當下的對比,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才華的讚歎。整體氛圍清新高遠,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才的獨特感悟。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