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元旦拜闕

嵩呼聲裏曉寒侵,寶炬光中月影沉。 海宇正當更治日,蠻荒寧異向陽心。 曾叨近侍奔趨地,尚憶親瞻斧扆臨。 此日南陲心北闕,不堪愁對瘴雲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蒼梧(cāng wú):古地名,今廣西境內。 元旦(yuán dàn):一年的第一天。 闕(què):皇宮大門。 嵩(sōng):泰山的別稱。 蠻荒(mán huāng):指邊遠地區。 斧扆(fǔ yǐ):皇帝的座位。

翻譯

蒼梧的元旦拜謁皇宮,晨曦中寒意襲來,寶炬的光芒下,月影隱沒。 大地正當迎來新的一天,邊遠的地方也應該向着陽光的方向發展。 曾經侍奉在身旁,匆忙奔走的地方,依然記得親眼見到皇帝坐在皇宮的大門前。 在這南方邊陲,心中卻望着北方的皇宮,面對深沉的瘴雲,心情難免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蒼梧元旦拜謁皇宮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迷茫。詩人身處南方邊陲,卻嚮往北方的皇宮,暗示了他對權力和榮耀的嚮往與追求。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展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