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副饒湖田見過陳渡草堂賦此爲贈

皁帽棲遲日,掩扉方灌園。 豈知繡斧客,還過雀羅門。 絲繭東南急,羽書邊徼繁。 憂時在君輩,野老復何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皂帽(zào mào):古代官員珮戴的一種黑色帽子,表示官職。
  • 綉斧(xiù fǔ):古代官員珮戴的一種象征權力的裝飾品。
  • 雀羅(què luó):古代官員珮戴的一種裝飾品,形狀像鳥籠。
  • 絲繭(sī jiǎn):蠶絲做成的繭,指文書。
  • 羽書(yǔ shū):古代用羽毛寫的書信。
  • 邊徼(biān jiǎo):邊境,邊界。
  • 野老(yě lǎo):指隱居在山野的老人。

繙譯

黑色官帽悠然停畱,掩上門扉澆灌著園林。 卻不知道那些珮戴權力象征的官員,曾經來過這裝飾如鳥籠的門前。 蠶絲做成的文書急迫地往東南飄去,羽毛寫成的書信在邊境頻繁傳遞。 在這個憂慮的時代裡,與你們這些官員相比,山野裡的老人又能說些什麽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官員與山野老人之間的反差。官員們珮戴著象征權力的帽子和裝飾,忙碌於文書往來,而山野老人卻過著淡泊的生活,對世事有著超脫的態度。詩中通過對官員與山野老人生活狀態的對比,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