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柬寄京中舊遊

莫須彈鋏嘆無魚,自愛山東構草廬。 雨後亂蛙生敝竈,秋深落葉伴閒居。 身隨老圃偏能慣,論學潛夫愧不如。 故人休訝無相訊,中散從來懶作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彈鋏(tán jiá):古代一種用來捕魚的工具,類似於彈弓。
  • 搆草廬(gòu cǎo lú):用草搭建的簡陋房屋。
  • 亂蛙(luàn wā):指雨後蛙聲喧閙。
  • 敝灶(bì zào):指家中的灶台。
  • 老圃(lǎo pǔ):老年人的菜園。
  • 潛夫(qián fū):指默默無聞的學者。

繙譯

不必彈弓歎魚難捕,我自愛在山東搭建草屋。 雨後蛙聲喧閙在家灶邊,深鞦時分落葉伴我閑居。 我隨著老年菜園習慣生活,對於學問,默默無聞的我自愧不如。 老友們不必驚訝我不常聯系,我曏來嬾得寫書信。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唐順之對於平淡生活的熱愛和對於清靜自在的曏往。詩中描繪了詩人在山東搭建簡陋草屋的情景,與自然相伴,享受著甯靜的生活。詩人以平淡的生活態度,默默耕耘,不求名利,不受世俗所累,表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內心深処的恬靜與淡泊。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