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嶽將軍:指岳飛,南宋抗金名將
- 九原:古地名,指邊疆
- 借劍:指借劍殺敵
翻譯
國家的恥辱仍未被洗刷,自己的生命也面臨危險卻甘願承受。 九原的人民再也無法回家,千萬山壑中的氣息依然冰寒。 雖然不願意早早藏起弓箭,但最終明白借劍殺敵也是困難的。 我並非英勇的壯士,卻在這裏挺身而出。
賞析
這首古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恥辱的深切感受,以及自己願意奮勇擔當的決心。詩中通過岳飛的形象,表達了對抗外敵的決心和意志堅定。詩人雖然自認不是英勇的壯士,但仍然表示願意爲國家的安危挺身而出,展現了一種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與擔當。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
唐順之的其他作品
- 《 贈山陰陳千戶病臥毗陵三首 》 —— [ 明 ] 唐順之
- 《 次葉師與諸生講書鐘樓寺聞鍾作 》 —— [ 明 ] 唐順之
- 《 酬徐养斋尚书见怀之作亦以少颂盛德并为扣关先容云耳二首 其二 》 —— [ 明 ] 唐順之
- 《 送白尉往湖州 》 —— [ 明 ] 唐順之
- 《 雪詩和蘇韻十首 》 —— [ 明 ] 唐順之
- 《 送真州蔣生至宜興親迎歸 》 —— [ 明 ] 唐順之
- 《 淮上五日泛湖同蔣別駕世和 》 —— [ 明 ] 唐順之
- 《 金臺行 》 —— [ 明 ] 唐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