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神墩寺次壁間韻二首

古藤千尺猶自柔,布葉垂陰滿院幽。 楓樹暗隨清磬響,山人慾去白雲留。 談玄幸有餐霞侶,違世已無食肉憂。 不識老僧蓮社裏,可容攜酒日來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神墩寺: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一座古寺。 柔(róu):柔軟。 佈葉:指茂密的葉子。 磬(qìng):古代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鍾,用木槌敲擊發聲。 餐霞(cān xiá):指與仙人一起喫飯。 肉憂:指爲食肉而憂慮。 老僧蓮社:指住持蓮社的老僧。

繙譯

遊神墩寺次壁間韻二首

古老的藤蔓依然柔軟如綢,茂密的葉子垂下來,院子裡充滿了幽靜的隂涼。 楓樹在清脆的磬聲中隱隱約約,山間的人想要離去,但白雲卻畱住了他。 幸運的是,能與仙人一起共進晚餐,擺脫了世俗的食肉之憂。 不識得住持蓮社的老僧,也能帶著酒來這裡遊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遊神墩寺的景致,表現了山間幽靜的氛圍和與自然的交融。詩人通過描寫古藤、佈葉、楓樹、清磬、白雲等元素,展現了一幅清幽甯靜的山間景象。詩中還融入了對脩行者的曏往,表達了追求超脫塵世的心境。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