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八首用馬西玄韻

疏林蔓草夕陽西,野菊江蘺吐豔齊。 萬里關河秋漸杳,五陵雲物望都迷。 邯鄲古道爭馳轂,山徑幽人獨杖藜。 處處寒衣急砧杵,夜深敲斷更清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疏林:稀疏的樹林。
蔓草:蔓延的草。
江蘺:水中的蘆葦。
豔齊:美麗而齊整。
杳:遙遠。
五陵:指五陵縣,古代地名。
雲物:雲彩和山水景物。
邯鄲:古代城市名。
爭馳轂:爭相奔馳的車輛。
獨杖藜:獨自拄着柺杖。
寒衣:冬天的衣服。
砧杵:古代用來捶衣服的工具。
更:古代計時的鐘聲。

翻譯

樹林稀疏,蔓草蔓延,夕陽西下,野菊和江中的蘆葦一同綻放美麗。千里關河在秋日漸漸隱沒,五陵的雲彩和山水景物望去都朦朧不清。在邯鄲古道上,車輛爭相奔馳,山徑上孤獨的行人獨自拄着柺杖。到處都是冬天急需捶打衣服的聲音,夜深時分,敲打衣服的聲音更加清脆淒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狀態,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展現了秋天的寂靜和淒涼之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彷彿置身於秋日的景象之中,感受到了孤獨、寂寥和清冷的氛圍。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秋天的獨特感悟和體驗。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