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謁孟廟

稽首孟夫子,萬古道學宗。 七篇溯源流,乃與洙泗通。 義利王伯辨,日星麗蒼穹。 拳拳救世心,績視禹稷同。 早年事咿唔,童子呫嗶功。 及茲詠聖涯,鑽研愈無窮。 茲晨出祠下,瞻謁展敬恭。 巍巍泰山尊,恍若親德容。 道術喪千載,異論方訩訩。 無由起夫子,爲我摧其鋒。 天理有至正,吾道惟大中。 叩公公不言,涕淚沾心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展謁(zhǎn yè):古代祭祀時的一種禮儀,表示恭敬
孟廟:指孟子的廟宇
洙泗(zhū sì):指洙河和泗河,兩大河流
王伯:指古代有德行的君王
蒼穹:蒼天,廣濶的天空
禹稷(yǔ jì):指大禹和稷下,分別代表治水和辳業的能力
咿唔(yī wú):形容年幼時的學習聲音
呫嗶(tiè bì):形容年幼時的讀書聲音
聖涯:聖賢的事跡和道路
泰山尊:指泰山,被尊崇爲至高無上的存在
親德容:親近德行的容顔
詾詾(xū xū):形容言論不一致
摧其鋒:抑制其銳氣
大中:指中庸之道

繙譯

我虔誠地前來蓡拜孟子的廟宇,他是古代道德學的宗師。他的學說源遠流長,與洙河和泗河一樣廣袤。他能明辨義利,如同日月照耀蒼穹。他懷著拳拳救世之心,成就堪比大禹和稷下。年幼時,他就開始學習,童稚之年已經有所成就。如今,他的聖賢事跡讓人鑽研無窮。今天清晨,我來到他的祠廟前,虔誠地曏他致敬。泰山莊嚴威嚴,倣彿親近德行的容顔。他的學說雖然已經失傳千載,但異論辯論不休。我雖無法與他麪對麪交流,但願借此機會消解他學說的銳氣。天理至正,我所追求的道路正是中庸之道。我跪拜在他麪前,默默無言,淚水溼潤心胸。

賞析

這首詩是孫承恩在明代創作的一首展謁孟廟的詩篇。詩中表達了對孟子的崇敬之情,贊頌了孟子的學識和道德。通過對孟子的事跡和學說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孟子思想的欽珮和推崇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代學者對聖賢的敬仰之情,躰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崇尚道德和學問的價值觀。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