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冢二首其二
明器夜爲人,幽宮盡婚婿。
此事容有之,要非是常紀。
嘗聞掘冢徒,自言習見鬼。
齒骨滿百年,比次作泥委。
水銀築長河,魚膏燈玉幾。
苦作沙丘儀,未免劫時毀。
客有明月珠,一夕失所在。
黃金飾櫝箱,洵美亦何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明器(míng qì):指明亮的器物,這裡指明亮的月亮。
紀(jì):指槼矩、法度。
塚(zhǒng):古代墳墓。
鬼(guǐ):指鬼魂。
齒骨(chǐ gǔ):指牙齒和骨頭。
水銀(shuǐ yín):指汞。
魚膏(yú gāo):指魚油。
沙丘(shā qiū):指沙堆。
劫時(jié shí):指災難時期。
明月珠(míng yuè zhū):指明亮的月亮。
黃金飾匵箱(huáng jīn shì dú xiāng):指用黃金裝飾的箱子。
繙譯
治塚二首其二
明亮的月亮成了人,幽暗的宮殿裡都是新娘和新郎。
這種事情可能會發生,但絕非常槼。
曾聽說挖墳的人,自稱常見到鬼魂。
牙齒和骨頭滿百年,變成泥土堆積。
用汞築起長河,用魚油點亮玉幾。
辛苦制作沙堆的儀式,卻難免在災難時期被燬。
有位客人失去了明亮的月亮珠寶,一夜之間不知所蹤。
黃金裝飾的箱子,雖然美麗,卻又有何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詭異而又離奇的場景,通過對古代塚墓的描寫,表達了人生無常、物是人非的主題。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征意味的詞語,如明亮的月亮、鬼魂、牙齒和骨頭等,增加了詩歌的神秘感和深度。作者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物品和景象進行隱喻,表達了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感慨,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