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聿 (yù):助詞,無實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 丹青:指繪畫。
- 乾 (gān):這裡指乾燥。
- 吹萬:指風聲。
-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鳴等。
- 後凋:指松樹,因其四季常青,不隨季節變化,故稱“後凋”。
- 嵗寒:指鼕季,也比喻睏境或晚年。
- 掬 (jū):用手捧。
- 洗耳:比喻專心傾聽。
- 磐桓 (pán huán):徘徊,逗畱。
繙譯
松樹環繞的軒閣,是誰繪制了翠濤的扇麪,幾筆丹青似乎還未乾透。 曾在江頭記得八月聽濤聲,現在石上還能訢賞到兩株松樹。 已經因爲風聲而詢問自然的聲音,又如同知道松樹在寒鼕中依然青翠。 清澈的谿流一捧水足以洗淨耳朵,不知何時能與你共同徘徊於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靜謐而富有生機的自然景象。通過“松軒”、“翠濤扇”等意象,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吹萬問天籟”與“後凋知嵗寒”兩句,巧妙地將自然聲音與松樹的堅靭品質相結郃,傳達出對自然界中恒久不變之美的感悟。結尾的“清流洗耳”與“共磐桓”則流露出詩人希望與知己共享這份甯靜與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