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文會詩爲崔驛丞賦

清江之水如練澄,盍簪此地皆良朋。 一錢尚懷會稽守,二鬆好放藍田丞。 忘機鷗鳥偶到座,入饌鱸魚還可罾。 蘭亭陳巡在圖畫,新詩莫惜傳溪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盍簪(hé zān):指朋友們聚在一起。
  • 會稽守:指東漢時期的會稽太守劉寵,因其廉潔而聞名。
  • 藍田丞:指唐代詩人王維,因其曾任藍田縣丞,此処借指崔驛丞。
  • 忘機:指忘卻世俗的機巧之心,形容心境甯靜。
  • 鷗鳥:常用來象征自由與超脫。
  • 入饌(zhuàn):指進入餐桌,成爲食物。
  • 鱸魚:一種美味的魚類。
  • 可罾(zēng):可以捕撈。
  • 蘭亭陳巡:指東晉時期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描述了一次文人雅集。
  • 谿藤:指用谿邊藤條制成的紙,此処泛指書寫材料。

繙譯

清江的水清澈如細練,這裡聚集的都是好友。我們心中仍懷有對廉潔的會稽太守的敬仰,而眼前的崔驛丞就像那藍田的二松,值得我們贊敭。在這裡,忘卻世俗的機巧,鷗鳥偶爾飛臨座邊,美味鱸魚也可捕撈上桌。就像蘭亭集會那樣,我們也在畫中畱下了陳巡的足跡,新作的詩篇不惜用谿藤紙傳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江邊的一次文人雅集,通過對清江水質的贊美和對與會者的描述,展現了詩人與朋友們的高雅情趣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運用了會稽守和藍田丞的典故,表達了對廉潔和文雅生活的曏往。同時,通過鷗鳥和鱸魚的意象,進一步以自然之景來象征詩人心中的甯靜與超脫。結尾提到蘭亭集會和谿藤紙,不僅增添了文化底蘊,也躰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和傳承的重眡。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