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拜掃盤桓南城親友家書所聞見俚歌十首

· 宋褧
南城宦家有孤兒,華裾寶馬日遨嬉。 羣奴豪酗賣丘木,身在醉鄉猶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吃冷食的習俗。
  • 拜掃:指掃墓祭拜,清明節期間的傳統活動。
  • 盤桓:徘徊,逗留。
  • 南城: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地的南城區。
  • 宦家:官宦人家,即官員的家庭。
  • 孤兒:失去父親或雙親的兒童。
  • 華裾:華麗的衣襟,指穿着華麗。
  • 寶馬:名貴的馬,這裏指騎着好馬。
  • 遨嬉:遊玩嬉戲。
  • 羣奴:一羣僕人。
  • 豪酗:過度飲酒,酗酒。
  • 賣丘木:出售墳地的樹木,這裏可能指僕人濫用職權,私自出售主人家墳地的樹木。
  • 醉鄉:醉酒的狀態,比喻沉醉於某種事物中。

翻譯

在寒食節期間,我逗留在南城親友家中,掃墓祭拜。聽說南城有一個官宦人家的孤兒,每天穿着華麗的衣服,騎着名貴的馬四處遊玩。他的一羣僕人酗酒成性,私自出售墳地的樹木,而這位孤兒卻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對此一無所知。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個官宦孤兒的生活狀態,揭示了社會中權貴階層的奢靡與無知,以及僕人的貪婪與濫權。孤兒雖然生活無憂,卻對周圍的不公和腐敗視而不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弊端。詩中「華裾寶馬」與「羣奴豪酗」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孤兒的孤立無援和僕人的囂張跋扈,表達了對這種現象的深刻批判。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